人還是要對生命充滿信心,只要你想活著,就不要放棄任何的機會。醫生的持之以恒的努力和鼓勵、信念會幫助你戰勝病魔。最近,太陽集團tyc151|四川大學華西三亞醫院普外科華西常駐專家劉非教授成功為一位73歲的患者實施了一例腹腔鏡下精準及復雜的肝段切除手術,用精湛醫術和不懈努力重燃了患者的希望之火。
劉非教授此次微創肝切除手術的切口(左)
傳統開腹肝切除切口(右)
陳阿婆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海南人,今年已經73歲。勞勞碌碌了大半輩子,如今膝下兒孫滿堂,本是頤養天年,安享天倫之樂的時候,不料卻在一個月前檢查發現肝臟惡性腫瘤。這對于陳阿婆和家屬而言,無異于一個晴天霹靂。
為了挽救陳阿婆的生命,家人們曾奔走于三亞多家醫療機構就診,但因其腫瘤位置較特殊,與血管關系復雜,聽完醫生的手術談話,患者及家屬惶恐不安,一直未能下定手術決心。前段時間,家屬得知華西專家長期駐扎華西三亞醫院,便慕名前來。到院后,普外科劉非教授為陳阿婆深度解讀磁共振影像,講明病情。專業的態度、清晰的思路和暖心的鼓勵,為陳阿婆及家屬種下了一顆“定心丸”。
腫瘤橫跨肝5、6、8多段區域,與中肝靜脈關系密切,按照標準的手術方案需要做右半肝切除,但是患者多年乙肝肝硬化病史,肝臟儲備功能較差,容易造成術后肝功能衰竭;做局部挖除腫瘤切除過少,可能造成病灶殘留復發等隱患,手術難度大,非??简炌饪漆t生的技術。針對患者病情,普外科劉非教授組織消化內科、心內科、呼吸科、麻醉科、放射科、重癥科、腫瘤科及病理科等MDT團隊,經過反復的評估及精心的準備后,決定行熒光腹腔鏡導航引導下的精準聯合肝段/亞段切除術,將手術的注意事項與患者家屬溝通后患者家屬同意手術。
2月15日早上,由劉非、姚立鵬團隊為患者實施了熒光腹腔鏡導航引導下的精準聯合肝段/亞段切除術,包括肝臟5段、6v段8段背外側段切除(圖2,3);手術由腹腔鏡經驗豐富的劉非教授主刀,歷時4小時完成,術中出血約100ml,未輸血,術后患者恢復順利,術后第一天下床,術后2天恢復進食,術后8天出院。據悉,這是一例極其精準及復雜的聯合肝段切除手術,屬于太陽集團tyc151首例,同時該手術將熒光腹腔鏡、術中彩超、術前三維重建等目前肝膽外科三大新技術聯合應用,既完整切除全部病灶,又保留較多肝組織,為患者術后恢復提供良好基礎。截至發稿時,患者已經出院,恢復了正常的生活,她和家人對劉非教授和普外科團隊都充滿了感激之情。手術也再次見證華西精湛的技術,再續普外科發展新篇章。
劉非教授(右1)團隊手術現場
術中熒光腹腔鏡技術顯示熒光與非熒光界限作為切除邊界
劉非教授提醒大眾,肝部惡性腫瘤發展迅速、預后較差,患者早期沒有明顯癥狀,一旦確診,基本上已到達晚期。然而,科技日新月異,以前很多不能手術治療的惡性腫瘤現在我院也可以開展手術了。對于海南人民而言,大可不必談虎色變,一下子就喪失了希望,一定要早診斷,早治療,早手術。
華西常駐普外科(肝膽外科)專家
劉非,博士,肝臟外科副教授,2013年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普外科博士畢業,現任太陽集團tyc151|四川大學華西三亞醫院普外科(肝膽外科)副主任。2017-2018日本京都大學訪問學者。
研究方向:肝癌及肝移植的臨床及科研工作,擅長腹腔鏡微創肝膽胰脾手術。
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,四川省科技廳重大項目1項, 教育部博士學術新人獎獲得者基金1項。2012年榮獲“教育部博士學術新人獎”。2020年榮獲四川省抗癌協會肝癌手術視頻大賽“一等獎”。
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40余篇。第一作者發表SCI收錄論文30余篇,代表性研究成果發表于Hepatology、Int J Cancer 、Ann Surg Oncol、等國際著名期刊。參與編寫《活體器官移植》, 臨床醫學8年制規劃教材《外科學電子書包》等。
兼任中國醫促會肝移植專委會青年委員,海峽兩岸醫促會肝膽胰專委會委員、海南省醫師協會肝膽專委會副主委等。
END
來源:普外科(肝膽外科)
編輯:陳開藝
審核:蔡元廣